国家三大奖分别是:自然科学奖,科技进步奖,技术发明奖。就现在而言,就都公认自然科学奖的含金量最高,而认为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含金量稍显不足。而本篇小编统计了2016-2020年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中各大高校在三大奖领域获得一等奖/特等奖的情况:清华第一,浙大第二,中南大学,大连理工携手进前十,双非昆工表现不错。总表放在最后。
清华大学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期间总共获得了6个一等奖,分别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,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,共6项。作为我国工科第一高校,实至名归。
浙江大学近些年来科研实力突飞猛进,在第一轮双一流期间,浙大共获得了5个特等和一等奖,分别是: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,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。浙大的各种指标已经越来越稳住前三了。
复旦大学在本轮获得了1个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个科技进步一等奖,虽然数量上只有2个,比武汉大学要少1个,但是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含金量还是更高一些。
上海交通大学本轮只获得了1个奖,但是却是科技进步“特等奖”,整个这一轮,科技进步特等奖跟自然科学一等奖一样,只颁发了两个,分别被浙大和上海交通大学获得。
北京大学作为我国与清华并肩的超一流高校,本轮不仅没有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,也仅仅获得了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,以北大的实力,不应该。
与武汉的武大武二之争,在这一项惜败,本轮华科斩获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,比武大少一项。
大连理工大学总算重振当年四大工学院的雄风,本轮共斩获2项一等奖,分别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,与华科并肩。
中南大学虽然全国的排名已经录取分数线一直不如意,但是在科研领域一直是非常强的存在,本轮同样获得2项一等奖,分别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。论排名只能在20名开外,论生源,50名左右,真的很有性价比。
作为老牌的工科强校,交通大学的正统,本轮西交也总共获得了2项一等奖,均为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以上是获得多个一等奖的院校,而在本轮期间获得一项一等奖的还有18说高校,具体参考下图
根据统计,上一轮总共有28所高校获得了三大奖的一等奖/特等奖,其中26所都是985/211工程高校,27所是双一流高校,只有“昆明理工大学”如今是四非院校,能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,说明昆工的科研实力还是非常强的,期待在第三轮双一流评选中能顺利入选双一流建设。
最后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:1,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特等哪个含金量更高?2,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,技术发明一等奖哪个含金量更高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