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丹:为何美国对格陵兰岛“朝思暮想”?
发布时间:2025-01-25 09:03
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辞职当晚在白宫签订行政令时,再次说起美国获取格陵兰岛的须要性,称把持该岛才干“确保国际保险”,并对与丹麦的配合远景表现悲观。紧接着,格陵兰岛自治当局总理21日再次明白亮相,夸大格陵兰人不想酿成美国人,坦承格陵兰岛当初正面对“艰困局面”。现实上,早在19世纪,美国就已提出购置格陵兰岛。那么,历时百年,美国为何仍对这座天下最年夜岛屿朝思暮想? 现在的格陵兰岛是丹麦王国的一块海内自治国土。要懂得该岛的国土成绩,起首要懂得北欧国度的幅员变迁。13世纪,格陵兰岛曾被归入挪威王国幅员。16世纪,在丹麦—挪威结合王国建立后,丹麦国王逐步控制国度权利。1814年,丹麦在拿破仑战斗中掉败后跟瑞典签订《基尔公约》,将挪威割让给瑞典,但把挪威的三个属地——格陵兰岛、冰岛跟法罗群岛划为丹麦的殖平易近地。跟着1944年冰岛共跟国建立,现在丹麦王国的国土由丹麦、格陵兰岛跟法罗群岛构成,法罗群岛跟格陵兰岛分辨于1948年跟1979年景为丹麦的自治国土;依据丹麦宪法,格陵兰岛与法罗群岛的自治权由丹麦执法而非国际公约断定。 二战后,格陵兰岛追求“非殖平易近地化—自治—自力”的过程颇为波折。在德国战胜后,丹麦从新获得对格陵兰岛的现实把持权,随后在反殖平易近主义的国际言论压力下,丹麦宪法委员会获准将停止格陵兰岛的殖平易近位置写进新宪法。1973年,格陵兰岛随丹麦参加欧共体,但它的渔业权利也一并遭到丹麦跟欧共体政策的影响,该变乱促使格陵兰岛在1979年经由过程《处所自治法案》。21世纪以来,格陵兰岛的自力化过程开端减速。依据2009年《自治法》,格陵兰岛实行的自治范畴扩展到司法范畴,格陵兰语被断定为官方言语,格陵兰岛自治当局不只对天然资本享有更年夜自立权,还取得局部交际事件权。 察看家们广泛以为,美国“朝思暮想”格陵兰岛,重要起因之一,在于该岛领有丰盛的石油、自然气动力贮备跟稀土等矿产资本蕴藏,对可再生动力、传统动力跟军工制作等工业至关主要。同时,气象变更激发的冰川融化将为北极航道整年通航发明可能性,进而为寰球航运供给新的航道资本。比方,与传统路过苏伊士运河的航路比拟,路过俄罗斯北部海疆西南航道能使船舶运输收缩三到四成间隔,而格陵兰岛正处在北极航道的主要节点上。别的,北极海疆的深海跟渔业资本也是一个起因。跟着寰球变暖,北极外年夜陆架划界既是北极国度好处的主要表现,也与将来国际海底地区资本调配“年夜洗牌”严密关系。美国显然不想错过如许的“潜伏机会”。 另有主要一点,就是跟着地缘政治抵触加剧、气象变更减速以及新兴科技开展等要素,“格陵兰—冰岛—英国缺口”的策略主要性重回美国官场跟策略界的视线。格陵兰岛恰是这一“缺口”的构成局部,在二战跟美苏暗斗时期就曾被视为策略冲要。二战时期,美国就颇为重视格陵兰岛的策略位置。继1867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西沃德提出“收购要约”后,1946年,杜鲁门当局再次用意购置该岛但遭丹麦谢绝。暗斗伊始,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成为美国北极策略的主要锚点。暗斗停止后,美国年夜幅增加在格陵兰岛的军事存在,但该岛东南部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仍保存预警雷达站。近些年来,跟着北约与俄罗斯关联滑向谷底,北极局面暗潮涌动,美国随之逐渐扩展在格陵兰岛的军事范围。 但对格陵兰岛而言,不少外地人以为他们没从美国在格陵兰岛的运动中获取充足好处。2004年依据《伊加利库协定》建立的“结合委员会”旨在增进格陵兰岛、丹麦跟美国在卫生、迷信、教导、商业跟游览等范畴的配合,但本质结果并不凸起。是追求愈加同等的丹格关联,进一步加年夜资本开辟,仍是“成为美国人”,信任格陵兰人会作出本人的感性决定。(作者是上海交通年夜学凯原法学院副研讨员)